獵頭業務難以資本化操作的。先不說上市這個更大的主題,單說你身邊有大佬去投資獵頭公司的嗎?
錢一定是最聰明的,它會反向驅動一個人。你以為是你在掌握和驅動錢財,但其實當你手里拿著500萬現金,你會不由自主按照500萬的資本段位去思考一些更高level的事情,比如資金如何安全?如何去增值?如何防止窮親戚來借錢?所以,其實人性是被金錢奴役的?!敦泿艖馉帯防锩嫣岬降娜澜缍急蝗A爾街操控,包括美國政府,錢本身就具有魔性。
本質上,錢需要的是增值,是極致的連續翻番。那么獵頭業務本身恰好是反向的,比如:
1。業務細節不可控,業績難以穩定。公司和個人的業績其實都難以穩定。受大環境,行業,客戶等因素的影響獵頭公司的波動其實會非常大,2021年下半年的地產下行就讓幾家大型地產獵頭公司團隊變化很大?;蛘弑热缈蛻舻囊粋€人力負責人離職,新人力上位重新洗一遍獵頭公司,那么有的獵頭公司就被替掉了,這種事實在太常見了。個人獵頭來說,今年業績100萬,明年可能就40萬,這種情況也非常多見,但你還是你。這里面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,俗稱“運氣”!
2。獵頭工作是人性博弈的藝術,產品和服務難以標準化和復制。藝術家哪有批量復制的?培訓3個月出來100個梵高達芬奇么? 獵頭業務本質上賣的是服務,是非標產品。就算你是大咖獵頭也不是每個人選都可以搞定,就算今天搞定了,明天人選照樣變卦了。每個人的性格,底蘊,影響力,知識結構,思維習慣,語言習慣,語氣語調,氣場都完全不同,怎么能復制這種軟性呢?不可復制的產品一定是難以量產的,是逆工業化的,所以濤哥一直說獵頭要回到初心,本著匠心精神來做事。
3。獵頭容易分裂,裂變?;诿總€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以及行業門檻低,還有客戶粘性弱的特點,獵頭公司非常容易分裂,全球五大獵頭本身自己也是不斷分裂出來的,未來也許會變成6大?
所以獵頭整體是一種碎片化,去中心化的狀態,非常難以凝聚,不光國內如此,國外也這樣,以前這樣,以后也會這樣。濤哥這里論述的是普遍性,大概率的事情,會有一些朋友拿一些極端的例子來反駁,比如某些幾千人規模的“獵頭公司”,這種公司雖然強行組織起來這么多人的隊伍,但也是在其他很多方面做了很大妥協,實際上最后很難歸為真正意義上的“獵頭”。還有近一年非?;鸨腃GL,確實很優秀,但大家都知道其業務天花板是很明顯的,獵頭本身的穩定性是很難講的,以及各種未來裂變的可能性都會非常高。 我們講規律,更多是普適性的,而不是個別特殊案例。
基于上述分析,獵頭業務本身是一個“慢活”,更需要日本百年老店那種匠人精神,師徒制,而不是工業化運作。幾十年來,很多老板都嘗試走獵頭規?;缆?,有一顆做大做強的初心,但跟其他行業來比較,獵頭行業確實不具備可復制的基因,人勝不了天,恐怕還得另辟蹊徑。
資本喜歡的一定是可持續發展的,有穩定增長的業務,有明確的估值模型。哪怕生產拉鏈的,只要能賣到全世界,基于這種量產以及持續的增長,資本市場就會歡迎你。即便我們自己做投資也是想著確定性和增值屬性嘛! 獵頭無法有明確估值,因為業務不穩定,利潤也不穩定,比如按照市盈率來算,獵頭飽一頓餓一頓的,很難合理估值。當然身邊也看到偶爾有個老板投資幾十萬給某獵頭創業的情況,這屬于對投資回報預期不高,或是愿意撒錢人家就是心情好,僅此而已。但資本市場股票市場可都是機構,理性人。
現在發展企業,無非就是做利潤還是做規模走資本市場兩條路。即然資本市場行不通,那么獵頭公司還是悶頭做利潤就好。利潤一定是來自規模和單產的最佳平衡點,什么樣的規模和單產才是最舒服的?這是個值得研究的話題。濤哥自己公司也曾經走過規?;缆?,有幾年在80到100人左右,但其中的問題一堆一堆,都是教訓。
除了做利潤以外,獵頭公司的成長訴求最后更多體現在了關聯業務,比如RPO,靈活用工,外包派遣,背調,專家網絡,人力咨詢等領域。光輝國際這10年來不斷做下沉市場,還收購了一堆人力資源關聯業務公司,這就是一種業務范圍的外拓。 國內的科銳就是特別好的例子,值得我們學習,他家的獵頭業務未來3年內估計會占比降低到10%。國內這幾年嘉馳也是走這個轉型方向,包括未來CGL獵頭天花板到頂也需要盡快增加其他業務類型了。
咨詢熱線 15102156868